是的,每个人都是金池长老

杨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,因为不太敢解构《西游记》原著,所以才选择了后西游这个形式做黑神话,实际上这话说的很谦虚,游戏科学在对原著的理解上面肯定是比大部分玩家都要高出不少的,人家好歹要做游戏,五六七八年研究原著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?就比如说黑神话第一章火照黑云,章节最经典的话就是观音说的那句,若不披上这件衣裳,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、金海尽干。

大家都能理解黑风山这一段不管是原著也好,游戏也好,说的都是个因为贪念而生的故事,佛家说贪嗔痴三毒,黑风山就是在完整地解构什么是贪。你能理解金池长老的悲剧就是因为贪恋锦襕袈裟,但是这个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说,是有点难以感同身受的。我们现在对袈裟的概念都很模糊,更不要说去理解锦襕袈裟对金池有多大吸引力。

实际上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,比如说,
你是学生,今天上学看到同桌买了新款顶配switch;
你是打工人,今天上班看到同级同事换了辆法拉利;
你是公务员,突然发现很久没联系的小学同学已经提正厅;
你是成年人,突然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同事在上海浦东CBD买了套300平别墅…
这是不是容易理解多了,火照黑云的大圣根器叫眼见喜,恰好解释了这个贪欲是怎么来的,就是因为你看见了。原著中金池长老就是这么说的:“我今年二百七十岁,空挣了几百件袈裟。怎么得有他这一件?怎么得做个唐僧?”
当你的大半辈子努力,不如身边人朋友圈炫的几张照片,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内心毫无波澜呢?
《金刚经》中有这么一句话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意思就是你能从心里摒弃这些看到的东西,不被他们打扰才能生佛心。那么怎么样才能摒弃这些东西呢?最简单的就是你要先得到。先证明你有得到这些东西的能力,这就叫:入一切相 破一切相 方得自在。

这是一个祛魅地过程,还是刚才的例子,
当你自己早就有新款顶配switch,都玩腻了,你不会在乎同桌买了新款顶配switch;
当你早就开上了法拉利,但是回村小路坑坑洼洼跑不动容易趴窝,所以换了个比亚迪,你更不会在乎同事开了什么车…
这时候你是不是更能理解观音的那句话:若不披上这件衣裳,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、金海尽干。

金池长老仅仅是为了贪而贪吗?并不是,“我今年二百七十岁,空挣了几百件袈裟。”这几百件华丽的袈裟金池长老平时可能穿都不穿,但是金池长老没办法证明自己有能穿上锦襕袈裟的能力,就像你没钱买苹果就喷苹果会炸,没钱买华为就喷华为宗教,骗得了别人,也骗不了自己的心。原著当中锦镧袈裟是如来佛祖借给唐僧的,这个天花板级别的袈裟,别说二百七十岁,再活个二百七十岁,金池长老也买不起。
无法入一切相,怎么能破一切相?金池的bug就卡在这了,卡到玩家作为天命人再次来到观音禅院,他还在这卡着。直到玩家再次送金池入轮回,他才得以开悟解脱。

话又说回来,中式哲学也是哲学,它也有两面性,佛教说贪根不拔,苦树常在,但是佛教的寺庙不都是庄严华丽,金身塑像吗?不仅是佛教,世界上的哪个宗教不都是劝诫大家不要贪,但是自己的庙宇教堂都是极尽奢华,动辄几百年建造,上面壁画雕塑都要人间大师手工打造,你看看耶路撒冷,看看梵蒂冈,看看巴黎圣母院,大家去这些地方打卡不也就是奔着这极尽奢华顶级艺术去的吗?

包括原著中的观音禅院,也是层层殿阁,迭迭廊房。三山门外,巍巍万道彩云遮;五福堂前,艳艳千条红雾绕,请唐僧喝茶用的是一个羊脂玉的盘儿,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。三藏见了,都直夸:“好物件!好物件!真是美食美器!”观演禅院烟火鼎盛,靠的不也是这美屋美阁美食美器。才能让香客,眼见便喜,流连忘返吗。

若不造出这样的庙宇殿堂,众生又怎会甘愿入我门来,传我福音呢?
